第241章 十不存一-《三国麴义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为首一员大将,高骑马上,威风凛凛,手中长枪一挥,身后兵马立即向坡下袁军杀去,口中高呼:“投降免死!”

    颜良大惊,急喝住战马向矮丘之上看去,借着火把微弱光亮,只见一面“牵”字帅旗迎风招展,正是麴义帐下三大中郎将之一牵招。

    原来郭嘉早已算出若袁绍驰援蓼城,必走阳信厌次一带,故传令牵招在收复乐安之后,引兵伏于此处偷袭,不求击退援军,只求能为太史慈徐晃攻破蓼城赢得时间。

    牵招依计昼伏夜行,引军来到阳信,观察地形之后很快便想出水攻之计。

    牵招命人将河水上游截断,只待袁军渡河便放水淹之。

    不想颜良并未直接过河,而是见河水清浅,岸边平整宽阔,在此安营扎寨,因此躲过一劫。

    颜良当然知道牵招,其曾在袁绍帐下统领乌桓突骑,能力出众,如今投靠麴义更受重用。

    颜良不知牵招有多少伏兵,又见己方士兵大部被水冲走,不敢大意,急忙调转马头引兵向邺城方向逃去。

    至于淳于琼早已顾之不得,自己逃命要紧。

    牵招此次前来只带三千人马,故亦不追击,只下令沿河抓捕俘虏。

    不多时,两名士兵押解一人而来,到得近前禀道:“启禀将军,抓得袁军大将淳于琼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牵招听闻将淳于琼抓住,心中一乐,急命士兵举火把照之。

    借着火把光亮,牵招见到衣衫不整的淳于琼,以及闻见其身上飘出的浓郁酒气,摇头笑道:“一别经年,将军别来无恙否?”

    淳于琼见是牵招,急忙谄笑道:“却是子经当面,可否缓缚之?”

    牵招知道淳于琼为人,不想与其过多废话,挥挥手命人将其监下,待返回青州再交由麴义处置。

    虽然逃走了颜良,但生擒淳于琼,击溃数万袁军,此战可谓大获全胜。

    天色渐明,经过一晚的抓捕以及在河中救起的俘虏约有万人,其余大部分皆趁乱逃走,而真正被水淹死之人并不多。

    毕竟是一条小河,除水头奔涌之时冲击力大些,待时间一长便无甚威力。

    水攻之计重在出其不意,以及对士气的打击,从而造成恐慌。
    第(2/3)页